《SPACE DESIGN·院里花开》

May 26,2025


项目位于长沙桃花岭景区,可以远眺市中心,距长沙火车南站的直线距离只有15km,可以在30分钟左右开车到达。立面.jpg

这次项目的主题是生态智慧,面向未来的家。当下的日渐恶化居住环境让人不得不思考,在城市中,我们的居住空间被挤压在一个个封闭的水泥盒中,脚踩的和头顶的都是另一个冰冷的水泥盒。人们对自然的渴望体现在越来越丰富的道路绿化中,在自家也通过各种小巧思种花种菜,获得方寸绿意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淡漠,每日最密集交流互动的便是同事。在这样的生活环境难免会出现间歇性焦虑,想要短暂的逃离城市,让自己放松喘息。我希望面向未来的家,是一处能在城市和自然之间任意过渡转换,能弥补我在城市中缺失的空间、自然,消除人与人之间的隔阂的居住之所。再来看下我们的命题,回归初心,与自然和谐共处,这让我回忆起了我的童年,童年的居所并不存在这些问题。我的老家位于城市周边的村子里,左边体量较大的是老宅,居住着爷爷奶奶与大伯二伯一大家子,右边相似格局的住房是我父母后期建造的。房子是窄开间,长进深的形式,为了避免长向格局带来的阴暗与封闭,每个功能空间都会由一个院落串联,天光会以各种形式弥漫在空间中。而这些串联起各个功能空间的院落是我儿时记忆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
1. 印象里老宅中央的大院子中种满了鲜花,我爷爷特别爱花,一天大半的时间都会呆在那里捣鼓,爷爷院里的花植种类便是我对植物最初的认知;

2. 这个大院子也对着奶奶的厨房,儿时的我老是趴在窗边看她做饭,偶尔也会摧残一下爷爷的花依葫芦画瓢学着奶奶过家家;

3. 我家连接着老宅的巷道是我最常待的地方,穿堂风带来的凉意伴随着我完成作业;

4. 吃完晚饭大家会聚集到前门的大院,附近的邻居也时常来凑个热闹,大人们聊天喝酒临睡前才会散场;

5. 除了院子天台也是我儿时时常与自然交流的场所,夏季夜晚我们会躺在榻上乘凉看星星,那个时候的星星还数不过来。在逢年过节的时候天台还充当着晾晒场的功能。院子串联起了空间与自然,更是连接了我们一家子的情感。 1.jpg

回到我们的项目,建筑被自然围绕,但四面竖起的墙体还是将室内与自然隔绝了。在这个单一空间中我希望植入童年记忆中的院落,将封闭的盒子拆分成一个个分散的功能体块,体块与体块之间由院落连接,与自然渗透到内部。由于原建筑是砖混结构,改造范围受限,所以我将二楼拆除,拆分完后我在一楼设置了四个功能,厨房、餐厅书房,客厅。我将厨房放在入口的第一个空间,童年记忆中每到饭点整个村庄都弥漫着淡淡的炊烟和浓浓的饭菜香,厨房对我来说是很重要的空间,空间的一侧做了上翻窗,做饭时可以随时跟家人朋友互动,就像我儿时趴在窗外看奶奶做饭一样。

厨房.jpg

厨房连通着餐厅,原始建筑后面有一条小走道,这个部分我容纳进室内空间设置成了长条景观并加建了天窗,同时面向室外采用折叠门可以完全敞开,围坐在一起就餐时,目光所及都是阳光与自然。餐厅.jpg

在书房,泡上一壶茶,拿起一本书,享受着清风拂面。5.jpg

客厅是最通透的空间,在客厅可以观察到各个空间,可以被自然环绕,可以尽情放空。 4.jpg

再来看下连接空间的院落,在纵向路径上,路的尽端设置了一个垂直菜园,在这里可以在这里撒下自己喜欢的菜籽,我希望这个空间是可以不断变化的,每位住客都可以在这里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。厨房2.jpg

在横向路径上,插入一个大阶梯连通露台,我希望在院落里的活动是多种多样的,这里偶尔也可以开放分享,对着自然聆听会有更多的感触吧。6.jpg

大阶梯连接二楼天台,在这个与自然相连的地方也可以发生诸多活动,晾晒、办展、看星星,远眺长沙市中心。露台2.jpg露台.jpg

通往一楼的楼梯我选择放在了离路口更远的一侧,我希望来的住客可以缓步漫游完二楼空间后再进入到一楼私密空间。一楼基本保留了原始格局,依次设置了卧室,衣帽梳妆区,影音区,茶室,洗漱区以及泡池,影音区以及茶室都是多功能区,必要的时候可以变成家庭套房。虽然是私密空间,但还是希望能与自然产生更多的互动。空间中设计了一些小细节,室内与户外相连接的部分采用更自然的地面材质,梳妆区设置了可以反射自然的镜面,台盆洗漱区面向窗外,在泡池外部栽种景观小景,拉近人与自然的关系。7.jpg

同时一楼的室外扩展出下沉篝火区,仰头可以与一楼互动,休憩平台蔓延至自然中,拥抱自然。 3.jpg

夜晚降临时,与十字柱相结合的轨道灯发出点点星光,与星空对话。 夜晚.jpg

整个项目都是我对童年场景的重现,童年是我,我想也是大多数人最温暖舒适的时光。我希望在这个空间能发生更多温暖的故事,产生更多美丽的回忆。




项目地址:Changsha
项目面积:450㎡
项目类型:Business
设计时间:2023